作風革命 效能革命|直管十五部:以好作風促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園項目出成效
發布時間:
2023-01-05 18:58
來源:
直管十五部
走進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園項目施工現場,整個工地機器轟鳴,運送鋼材、綁扎鋼筋、安裝模板......工人有序地施工,塔吊不停地在高空運轉著。
今年7月開工以來,直管十五部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園項目掀起了以好作風帶動項目建設出成效的熱潮。
滬滇臨港項目是公司及昆明經開區重點建設項目。在項目前期沒有辦公場地且正值盛夏高溫炎熱的環境下,項目經理李中華就發揮出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策劃在一線。為充分做好項目策劃工作,李中華深入施工場地了解情況,整整一個半月的時間,他每天都泡在工地,后備箱總是裝著一箱泡面和礦泉水來解決吃飯飲水問題。“剛開始,項目只有一間小小的集裝箱,又是辦公室、又是會議室、又是庫房,我們在里面經過10多次的會議討論后確定了項目策劃方案。”李中華回憶道。
滬滇臨港項目為群體建筑,直管十五部負責施工其中的11棟廠房。項目正式開工以后,李中華反復研究施工方案,他發現11棟房子的承臺尺寸基本相同,這時,“采用定型化承臺模板”的想法在他腦中慢慢萌芽。秉承著“今天再晚也是早”的思想,他立馬付諸行動。他花了兩天時間跑遍了周邊大大小小的舊貨市場,終于發現了一批1*2.4米的舊層板和項目承臺尺寸正好匹配。在與項目木工班組充分溝通之后,項目部利用舊層板制作的承臺定型化模板正式出爐,這項創新為項目節約了近10000張新層板,且班組安裝效率高、成型質量好,項目技術質量管理在公司四季度綜合檢查中獲得單項第一的好成績。
在項目經理李中華的帶領下,項目各模塊管理人員也積極改進工作方法,推動工作進步。在工期管控方面,項目部嚴格執行分批次流水施工,11棟廠房分為兩個批次進行施工,在此期間,打樁、主體施工、二次結構砌磚等工序穿插進行,從8月2日到10月31日期間,項目每天都在澆筑混凝土,100多天的時間里完成了11棟廠房498顆旋挖樁混凝土澆筑。除了工期管控,項目材料管理也嚴格根據現場用量及時間進材料,做到不積壓、不浪費。“項目上的扣件、頂托、鋼管等材料我們都嚴格按照現場用量進場,有時甚至能做到下午用材料,上午才進場,用多少進多少,這樣就大大降低材料浪費率。”項目材料負責人楊光品介紹道。
項目部還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做實黨建促生產。“大家好,今天由我為大家講授項目幕墻工程安全注意事項......”項目指揮部安全負責人王文燦正用PPT給大家授課,而這是項目指揮部每周五晚開展的“周課堂”活動。“創建學習型項目部,”直管十五部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楊思敏介紹:“每周由一名項目指揮部負責人為項目職工授課,逐步提高大家的專業技能。”除此之外,項目通過成立青年突擊隊、開展勞動競賽等形式,使大家緊緊團結在一起,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出成效。
如今,歷時5個月,滬滇臨港項目從一開始的荒地變成了一棟棟拔地而起的廠房。目前,項目已實現6棟封頂,并計劃于年前完成8棟封頂。
上一條: 作風革命 效能革命|安裝二分公司: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
下一條: 作風革命 效能革命丨直管一部:真抓實干 讓轉作風提效能持續深入
相關新聞
為搭建廣大管理人員學習技術、交流技藝的平臺,6月3日,國際供應鏈示范中心項目在項目部實訓基地開展“砌筑工”技能競賽,來自項目部的12名管理人員分6組參賽。
6月5日,國際供應鏈示范中心項目結合目前現場工作面存在外架搭設、高支模作業情況開展高處墜落應急救援演練。項目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現場管理人員、勞務人員代表100余人參加演練。
2021年7月,我第一次來到施工現場——宣威幸福城H地塊項目。作為一名工長,那時的我卻對現場很多東西一竅不通,但是各位前輩、同事總是不厭其煩地與我溝通交流、傳授經驗。
2010年7月,我滿懷憧憬離開校園進入公司,至今已接近13個年頭,我的經歷或許不夠精彩,敘述起來,波瀾不驚,但我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信心滿滿、干勁十足,其間的經歷和心路歷程,或許和每一個四建人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困難前的迷茫、努力后的改變和風雨后的篤定。